在线用氢气发生器作为气相色谱、质谱及实验室分析系统的理想氢源,凭借即产即用、无需高压钢瓶、纯度高(≥99.999%)等优势,正逐步替代传统气瓶供气。其通过电解纯水或碱液产生氢气,集成自动控制、压力调节与安全保护功能。然而,在长期运行中,因水质不佳、维护疏忽或环境因素,常出现产气不足、纯度下降或报警停机等问题。掌握在线用氢气发生器典型故障的成因与科学解决方法,是保障分析系统连续稳定运行的关键。

一、氢气产量不足或压力不稳
主要原因包括:
进水水质不达标:电导率>1μS/cm的水中离子会加速电解槽结垢,降低电解效率;
电解液老化或缺失:碱液型发生器若KOH浓度不足或液位过低,将导致产气量骤降;
干燥剂饱和:分子筛或硅胶吸水饱和后无法有效除湿,水分进入气路影响下游仪器。
解决方法:
必须使用电阻率≥18.2MΩ·cm的超纯水;定期检查电解液液位与浓度(碱液型建议每3–6个月更换);当出口露点升高或流量波动时,及时更换干燥剂模块。
二、氢气纯度下降(含氧/含水超标)
多因电解膜破损、脱氧催化剂失效或管路泄漏所致。应:
每年检测氢气纯度(可用便携式氢纯度仪);
若氧含量>0.1ppm,检查钯催化剂是否中毒,必要时再生或更换;
用检漏液测试所有接头,确保系统气密性。
三、频繁报警或自动停机
常见报警包括“缺水”“超压”“过热”等。对策:
“缺水”报警:检查供水泵、液位传感器是否堵塞或失灵;
“超压”报警:确认出口背压是否过高(如GC进样口堵塞),清理过滤器;
“过热”报警:确保设备通风良好,环境温度<40℃,散热风扇运转正常。
四、电解槽寿命缩短
长期在高电流密度下运行或频繁启停会加速膜电极老化。建议:
避免长时间满负荷运行,合理匹配用气需求;
短期停机可设为待机模式,减少冷热冲击;
记录累计运行时间,电解槽寿命通常为2–5年,到期预防性更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