全自动空气发生器作为实验室关键设备,其稳定运行直接关系到气相色谱、质谱等仪器的分析精度。本文基于设备特性与实验室安全规范,制定以下标准化操作流程,确保设备高效、安全运行。
一、开机前准备
1.环境检查:确认设备放置于通风干燥区域,环境温度0-40℃,湿度≤85%。避免阳光直射及腐蚀性气体环境,周围预留30cm散热空间。
2.气路连接:使用0.5MPa耐压软管连接设备出气口与仪器进气端,接口处涂抹密封脂并紧固至无泄漏。
3.电源适配:接入220V±10%交流电,检查接地线是否完好,禁止与大功率设备共用插座。
二、全自动空气发生器启动与参数设置
1.开机流程:依次打开电源开关→启动冷却风机→点击触摸屏"启动"按钮,系统进入自检程序(约3分钟)。
2.参数设定:根据仪器需求调整出气压力(0.2-0.8MPa可调)、流量(0-5L/min)及露点温度(-40℃至常温)。设置完成后长按"确认"键保存参数。
3.压力稳定:待压力表显示值稳定在设定值±0.02MPa范围内,持续观察10分钟无波动后,方可接入分析仪器。
三、运行中监控
1.实时数据记录:每小时查看触摸屏显示的压力、流量、露点温度及压缩机运行时长,异常数据需立即记录并排查。
2.噪音与振动监测:正常噪音≤60dB,若出现尖锐异响或剧烈振动,立即停机检查压缩机固定螺栓及散热风扇。
3.露点温度报警:当露点温度高于-30℃时,设备自动报警。需检查干燥剂是否失效(建议每6个月更换一次)或冷凝器是否结霜。
四、停机与维护
1.正常停机:点击触摸屏"停止"按钮,待压缩机停转后关闭电源开关,严禁带载断电。
2.排水操作:每日工作结束后,手动排放储气罐底部积水(≥2次/日),防止水分进入分析系统。
3.定期维护:每季度更换空气滤芯,每年清洗压缩机冷却器并检查管路密封性。维护记录需存档备查。
五、安全注意事项
1.禁止在设备运行中拆卸部件。
2.发现压力异常升高(>0.9MPa)时,立即按"紧急停止"按钮。
3.更换干燥剂时需佩戴防尘口罩及护目镜。
4.长期停用时,排空储气罐气体并断开电源。

通过严格执行标准化操作流程,可显着降低全自动空气发生器故障率,延长使用寿命。实验室人员需定期参加设备操作培训,确保应急处置能力达标,为科研工作提供可靠的气源保障。